苏新平 万物是凝固的 发言

两根柱子

是高速公路的基础架构,是日常生活建筑的结构,是藏在工业化中的知识与民生。柱子是抽象的知识体,也是最基础的建筑表述。创造的柱子和建筑空间,形成错位关系,建筑的外立面支撑和柱子支撑的力学关系,也与贝聿铭先生的草庭中的柱子,忠王府中的柱子,有回应。

白马非马

是艺术家内心的孤寂,是天地间的,是符号和意向的投射,远去的还有过去的时代,夹杂不清,悬而未决,随着时间消逝了。

孤寂是可以扩散的,可以在空间中弥漫,并形成视觉上的局部,白马很具体的被放大的尺度,与柱体和空间,构成一个更辽阔大地的比例扩张。与绘画的尺幅形成两个具体的体验。多媒介和版画,是现在和过去的两种情感,来自艺术家的图像,在凝视和观看中,有最明亮的光。来自投影的光,模拟投射的角度,如太阳或月亮,投射的图像,也是影,是来自历史的瞬息。

“85’新潮”之迷思

苏新平先生参与了89大展,与很多参与到展览的艺术家一样,又不在85新潮的主体中。相对于新潮美术的运动,苏新平的工作传统而日常,经常回到原野的自然主义倾向,艺术中的个体意识流。如他本人所讲的流动在手和思考之间的劳作。让我更加反思85新潮美术,这个看似民间的,有创造性和倾向的运动,是否自身的根本,也就源自这一内在探索自我意识,和工业化变革冲击下的自然回归,更契合?

一个历史阶段的构成,应该有更多的个人史,由列传和野史构成的主体,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口述史和思想史,构成了更宽广的维度。

反观85新潮所缺乏的,正是一个89大展说不完的,也就有了重塑的意义。反思个人的年代学,也才能推导出85前后的艺术创作之关键。也才能帮助人理解出国潮,东西方文化冲突,科技和传统之交融,以及新艺术、新媒体和实验艺术层层递进的关系。

苏新平先生的工作,在85新潮的冲突与寻根中显现,在自我意识探寻中超脱。不悲不喜,恒长久永。

80年代

阿城的『树王』『孩子王』『棋王』和苏新平的创作互为依托。80年代的文化空前活跃,其中最大的冲突应该是来自全球化社会转型的现实,以及自己近历史状态反思有关。思考传统、自我、存在和时间,这些冲突在今日看来已经远去了的,没能解释和解决的问题,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新,也从来没能在高铁的时速中,在网络信息的瞬息中,在经济便捷的交流中,失却。

反观过去的新,也就让现在的有所依,不再追问的,随着时间远去的,也就留在了时间中,等着再次被发现。

现在

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回到苏新平先生创作的原初,一个空无的空间,正等待艺术家的光照进来。这与贝聿铭先生设计的空间呼应,被照进来的不仅仅是光,还有一些人生感悟的瞬间,一些美感和经历的抽象。苏新平先生的草原,和贝聿铭先生的竹影,都是自然意向,会在空间中相遇。

李振华 写于展览开幕前 苏州